夏日的傍晚七点,
常州经开区晚霞绚丽。
常青里“火柴星计划”小店外的露营区,
早已聚集了许多年轻的身影。
🎵🎵🎵
七点半一过,
驻唱乐队支起设备,
悠悠的吉他声中,
烤架上的肉串滋滋作响,
晚风裹挟着诱人的肉香与阵阵笑语
扑面而来。
展开剩余83%相距不到两公里的
华丰路特色摊位疏导点处,
则洋溢着朴实的烟火气。
“来份大鱿鱼!”
15号“东北郝哥铁板鱿鱼”摊前,
摊主郝迎富戴着口罩,正忙着招呼客人。
“说实话,我真感谢政府!”
一边翻着铁板上的鱿鱼,
郝迎富一边红了眼眶,
“自从到这疏导点,
我和老伴儿再也不用‘打游击’,
生意最起码多了三分之一。”
56岁的郝迎富做铁板鱿鱼生意已有十多年,最早是在老家黑龙江。“但老家那天气,一年只能出半年摊。我小姨子、小舅子在常州,总劝我,‘常州好啊,人热情,气温也合适,天天都能出摊儿’。”郝迎富说。
3年前他便来到了常州,可那会儿没个固定摊位,生意一般。自从上个月华丰路的特色摊位实行固定管理后,郝迎富的生意越来越好。
郝迎富说,这里不仅免费,管理还特别贴心:“抽签定位置,大家都没意见,少了矛盾;卫生各负其责,加上志愿者的热心参与,环境越来越好;客人也认这个地方,回头客越来越多。就连下雨天,城管都会来帮忙搭棚子,这才是真正为老百姓办事啊!”
这一显著变化源于一项新政——此前,江苏省发布了《关于印发江苏省繁荣夜经济激发消费活力若干措施的通知》,要求加快改造城市商圈、特色步行街区、便民生活圈以及餐饮、零售、休闲、娱乐等场所,在适合地点规范开展店外促销和外摆经营活动,并适当延长营业时间。
常州经开区结合实际,按照“统一规划、分类管理、疏堵结合、安全有序、服务民生”等原则,通过“政府引导、属地主导、条块结合”的路径,放宽商圈店铺外摆的同时,有序开放华丰路、段前路、戚墅堰火车站、今创路湖港桥四个特色摊位疏导点。如今,这四个特色点位,被群众和众摊主交口称赞,成为规范经营、解决民生难题的“民心工程”。
在管理方面,街道充分联动城管、市监、消防、公安交警以及社区等多方力量进行联动监管。
摊位点位的设置不仅固定,而且分配力求公平透明——大家通过抽签的方式领取号牌,每两个月就轮换一次位置,如果摊主缺席,那个位置就空着不用。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摊贩自治模式,摊主们自发组成志愿者队伍,轮流排班进行巡查,职责包括督促大家保持环境卫生、劝阻没有资质的摊贩进场、清理那些违规摆放的物品,比如夜间私自外摆的桌椅等。”常州经济开发区综合执法局市容管理科科长黄伟春说。
此外,每家摊位都按要求铺设了防油污地毯。每晚收摊后,志愿者还会拍照上传,报备现场情况。同时,对健康证、暂住证等各类经营资质的查验也非常严格。
采访最后,郝迎富自豪地跟记者说,他俩闺女都成了大学生,一个还在读研,一个本科毕业当了老师。“全是靠我这摆摊供出来的。”话刚说完,眼泪就掉下来了。
“现在日子稳了,心也定了,踏踏实实挣钱,啥都有奔头。”他还说,上个月刚置办了一辆新的摆摊用车,眼下就专心琢磨怎么把东北美食做得更符合常州人口味,吸引更多客人。
凡人歌最动人。
从“苏超”赛场上的凡人进取,
到东哈街边烧烤的凡人烟火气,
再到郝迎富的凡人坚持,
无不印证着“在常州这座城市,
草根永远有机会”。
夜,太美!
美在灯火,美在活力,
更美在烟火升腾间的民生温度、
治理精度与城市气度。
来源:常州市新闻传媒中心
记者:徐蕾
摄影:王锐 陆士卿 姚晗
编辑:史灵婕
校对:史梦莹 蒋雯
发布于:北京市配资门户网址,股票在线开户正规平台,东莞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