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姜灸
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不找医生开药方”。生姜有解表散寒、温中止呕、温肺止咳、解毒等功效,是烹饪菜肴时不可或缺的调味品,更是养生保健的“小能手”,尤其在“冬病夏治”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记者从宁波市中医院了解到,随着气温的升高,该院中医经典治未病中心的用姜量大幅增加。
为什么生姜适配于“冬病夏治”?夏吃姜都有哪些讲究?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进行了采访。
“冬病夏治”期间每月用姜近千斤
7月1日上午10时,记者刚走进该院中医经典治未病中心的中医治疗室,一股浓郁的生姜味扑面而来。操作间内,打碎的备用生姜已经堆成了“小山”。“我们医院目前已经开启了2025年‘冬病夏治’。每年‘冬病夏治’期间,我们的用姜量是全年最高的,一个月的用姜量接近1000斤。”该院中医经典治未病中心护士长金颖说。
展开剩余65%为什么生姜与“冬病夏治”这么适配?
“这是因为冬季疾病的根源多为‘寒邪凝滞’,生姜温性,可直接针对寒证。通过内服或外用(如敷贴、煎汤)激发人体阳气,使体内伏藏的寒邪随阳气升发而外散。”她举例,在“冬病夏治”的经典疗法三伏贴中,常将生姜汁与其他温阳药物(如白芥子、细辛)调和,一方面借助其温热之性增强药效,另一方面作为“药引”,帮助药物渗透皮肤孔窍,引导中药直达病所。
生姜在“冬病夏治”中都有哪些应用场景呢?
金颖介绍,主要适用于虚寒性疾病,这类疾病通常是由于体内阳气不足,寒邪内生所致。实寒证也在适用范围内,实寒证多因外感寒邪,或过食生冷等导致寒邪侵袭人体。比如反复感冒、慢性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哮喘、痛经、慢性腹泻、慢性疲劳综合征等。此外,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腰痛症、中心性肥胖等也在适用之列。
夏日如何吃姜?这款姜茶就很实用
在门诊中,一些患者曾向该院中医经典治未病中心张舟南医生表达过相同的疑惑:“都说‘冬吃萝卜夏吃姜’,但生姜辛温,萝卜甘凉,这与夏天需解暑热和冬天需保暖的认知完全相悖啊?”
张舟南表示,这句老话恰恰与中医倡导的“冬病夏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等医理不谋而合。中医认为,“冬病”多因阳气不足、寒邪内伏所致,而夏季自然界阳气旺盛,人体腠理(皮肤)开泄,此时借助外在温热手段(如药物、艾灸等)可更有效地驱散体内伏寒,达到“以热治寒”的效果。另外,夏季人体阳气外达,气血循环活跃,对药物的吸收和传导能力更强,此时治疗可增强机体免疫力,调整阴阳平衡,为冬季抗邪打下基础。
不过,他也提醒,夏日吃姜有很多讲究,吃得对才能起到养生的效果。姜适用于胃寒之人,也就是经常腹泻、四肢不温、怕冷喜暖的患者。凡属阴虚火旺体质者,比如经常口干、眼干、鼻干、皮肤干燥、心烦易怒、睡眠不好的人群,不宜多吃姜。或内热较重者,患有胃热呕吐、痔疮出血、痈肿疮疖等,不宜食姜。
另外,吃姜还要看时间。早晨,人的胃中之气有待升发,吃点姜可以健脾温胃。到了晚上,人体应该是阳气收敛,应减少姜的摄入,多吃容易消化的食物。
他专门推荐了一款姜的食谱:红糖姜枣茶:大枣10个,生姜5片,红糖适量,煎汤代茶饮。
记者 庞锦燕 通讯员 陈君艳
来源:中国宁波网
发布于:北京市配资门户网址,股票在线开户正规平台,东莞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