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盐运西“志院”客厅正式运营暨“志讲所”首场专家团接力宣讲活动在越秀区北京街盐运西社区顺利举行。标志着首个以志愿服务组织集聚为特色的主题社区正式投入运营,开启粤港澳大湾区志愿服务协同发展新篇章。
记者了解到,“志院”客厅中,最亮眼的是建设了“志讲所”,作为越秀区首个社区志愿文化宣教馆,成为最接近群众的市民志愿文化传承阵地。当天,“志讲所”线下阵地正式启用并迎来首场专家宣讲。
继首轮基层志愿先进人物宣讲之后,此次由广东省志愿者联合会会长顾作义担纲首讲专家。未来,“志讲所”将采用“线下阵地宣教+线上平台传播”相结合的方式,宣传志愿文化,讲好新时代党服务群众的故事。
当天活动由广东省志愿服务联合会、广州市委社会工作部、越秀区委社会工作部、越秀区“百千万工程”指挥部办公室、越秀区发展和改革局、团区委等单位指导,北京街道党工委、北京街道办事处主办,越秀区青创力志愿服务中心承办。
“志院”客厅运营,为“志院”社区提供线下承载阵地
“志院”社区,是以整个盐运西社区为视角,联动多部门打造的越秀区首个以“志愿服务组织集聚+粤港澳大湾区志愿服务交流中心(越秀)、社区治理志愿服务创新中心、市民志愿服务文化传承中心”为核心内容的“1+3”志愿服务综合阵地。其中作为线下承载中心的“志院”客厅,通过闲置公房的活化利用,打造成为志愿服务组织的公共客厅,为整个“志院”社区项目提供志愿文化宣传、组织交流、会客接待等功能,让“志院”社区所有资源汇聚,推动志愿服务深度融入基层治理,为老城区焕新注入“善治动能”。
联通港澳志愿力量,共筑“友谊之桥”与“志愿交流之窗”
前期由广州市穗港澳青少年交流中心链接资源,邀请了香港义务工作发展局、澳门志愿者总会、澳门青年志愿者协会三个港澳地区有影响力的志愿服务组织在盐运西社区挂牌“广州社区志愿服务联络点”。本次活动,在越秀区发展和改革局的指导下,将盐运西社区打造成“粤港澳大湾区志愿服务交流中心(越秀)”,致力于深化大湾区志愿服务合作。结合每年暑假广州市穗港澳青少年交流中心组织开展的港澳青年来穗实习安排,邀请港澳青年到进驻盐运西的志愿服务组织实习,发挥三方青年优势携手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活动的策划和组织;结合“百万青年看祖国”活动,邀请港澳志愿服务组织到盐运西交流,共同探讨社区治理志愿服务新路径。
十大品牌项目齐亮相,激活社区治理新动能
“志院”社区邀请了20家全国有影响力的志愿服务组织加入共创。活动现场,在20家志愿服务组织的品牌库中,遴选并发布了10个社区治理志愿服务品牌项目,涵盖社区安全、健康服务、环保服务、新就业群体融入等领域。平安广州志愿服务总队的“穿越火线”让居民钻进模拟浓烟通道实战演练,大幅提升火险自救力;广医一院南山队的“全民安全用药”深入社区设点回收过期药,并开设工作坊指导老人科学用药,扫除居家隐患;广中医“医起来护脊”项目为青少年筛查脊柱侧弯,并推广趣味护脊操,守护成长健康;绿点公益的“绿豆丁爱地球”带领儿童玩转厨余堆肥、化身河畔生态侦探,播种环保理念;越秀区青创力志愿服务中心的“志愿新活力”发动新就业群体成为“流动反诈宣传员”等,这批由多元社会力量发起、精准对接需求的创新项目,正为激活广州社区治理新动能、共建平安和谐社区贡献力量。
青春力量闪耀一线,助力社区基层治理
在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实践中,华南师范大学金财小南狮、华南理工大学字斟句酌突击队、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星火融心”实践队等10支高校青年突击队脱颖而出,广东工业大学建筑学院“校城更新计划”团队更是直接参与了“志院”客厅的改造设计。他们深入社区一线,将专业知识转化为治理实效,形成“高校智库+社区需求”的精准对接模式,彰显“百千万工程”中“青年建功”的示范作用。活动现场,越秀区“百千万工程”指挥部办公室和北京街道办事处有关负责人为突击队代表颁发感谢信,感谢其以青春之智、专业之力、奉献之心,躬身融入北京街道基层实践,为“老城市新活力”注入了强劲的青春动能。
盐运西“志院”客厅的正式运营,让“志院”社区建设有了更高的起点,为志愿服务资源聚集,提供了更好的平台。这不仅是粤港澳大湾区志愿服务协同发展的新起点,更是探索志愿服务深度融入社区治理、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典范与生动实践,为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树立了鲜活样板,成为“百千万工程”在社区落地的生动注脚。
南方+记者 马艺天
配资门户网址,股票在线开户正规平台,东莞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