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从香港方面传来消息称,港交所在研究24小时交易机制,进而有舆论分析,港交所将推出24小时交易,并将此称为是券商股的重大利好。
其实,这只是舆论的一种误读。实际情况是,在港交所日前召开的2025年中期业绩会议上,有市场人士建议延长交易时间,提到纳斯达克将实施24小时交易机制的问题。对此,港交所集团行政总裁陈翊庭作出回应:“关于交易时间延长议题,我们注意到纳斯达克拟于2026年下半年实施每周5天24小时交易机制。港交所将秉持审慎渐进原则,在充分借鉴国际同业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市场实际情况进行研究。”
从陈翊庭总裁的表态来看,港交所并没有明确要推出24小时交易机制,而是要秉持审慎渐进原则,在充分借鉴国际同业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市场实际情况进行研究。可见,对于纳斯达克将实施的24小时交易机制,港交所目前的回应只是“进行研究”,并且这种研究既要秉持审慎渐进原则,同时还要结合本地市场实际情况,而不是照搬照抄纳斯达克的24小时交易机制。根据本人的理解,港交所推出24小时交易机制的可能性很小。
以本人拙见,港交所在24小时交易的问题上秉持审慎渐进的原则很有必要,对于港交所来说,24小时交易并不可取。
对于24小时交易,虽然有分析人士认为,这对于港交所与券商来说是重大利好,但其实并非如此。24小时的交易机制虽然有可能增加市场的交易量,但这种情况主要出现在大牛市、大反弹的行情里,如果股市走熊,或市场低迷,那么24小时交易基本上就不会增加多少交易量,而只是在打疲劳战,只会大幅增加港交所与券商的运营成本。
按8小时工作制计算,原有的一班制,在实施24小时交易后就会变成三班制,如此一来,交易所与券商的人员配备至少要增加一倍以上。包括一些投资机构,人员配备同样需要大幅增加。这些人员的增加以及各种消耗的增加,将会大幅增加交易所、券商以及机构投资者的运营成本,如果行情低迷,这些新增的运营成本恐怕也都赚取不回来,运营因此陷入亏损也是有可能的。
不仅如此,24小时交易对于中小投资者的身体健康是一种严重的破坏。股票投资对于中小投资者本身就会带来较大的压力,24小时交易更是对中小投资者身体的一种摧残。面对24小时交易,中小投资者即便只做短线交易,只做T+0交易,只做白天的交易,也不能不牵挂夜间的交易,投资者也会因此睡不安宁。在这种情况下,投资者要么退出这个24小时交易的市场,要么身体健康就会受到损害。所以为了保护投资者的身体健康,24小时交易机制也不应推出。
此外,24小时交易机制会打乱全社会的工作节奏与生活节奏。对于工作时间,人们通常说成是“朝九晚五”。但24小时交易机制就没有“朝九晚五”的概念了。周一到周五,每天24小时交易,这就意味着120个小时交易不间断。如此一来,所涉及到的各行各业的从业人员,其工作节奏与生活节奏,全部被打乱。显然,这不只是一个证券业的问题,也不只是一个股票投资的问题,它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需要从全社会的高度来统一解决。
最后,还有陈翊庭总裁提到的“不间断交易可能出现差错,并且没有休市时间可以修补”的问题。股票交易出现差错基本上是很难避免的,出现了差错,如果有休市时间,比如午间休市,那么一些差错就可以修补。但如果24小时交易不间断,差错问题就很难及时得到修补纠正。因此,24小时交易机制显然是不可取的。
配资门户网址,股票在线开户正规平台,东莞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