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高血压是孕期常见并发症,多发生于妊娠20周后,护理不当可能引发子痫、胎盘早剥等严重后果。掌握科学护理要点,是保障母婴安全的关键。
一、病情监测:精准把控身体信号
血压监测是基础,孕妇需每日固定时间(如晨起、睡前)坐位测量,肘部与心脏同高,连续2次取平均值,若收缩压≥140mmHg或舒张压≥90mmHg,需立即记录就医。每周监测体重,若每周增重超0.5kg,需警惕子痫前期风险。
此外,还需密切关注异常症状:如出现头痛、视物模糊、上腹部疼痛等不适,可能是病情进展的信号;定期查尿蛋白,阳性提示肾脏受累。建议准备健康手册,详细记录血压、体重、症状及产检结果,为医生评估提供依据。
二、生活管理:构建健康孕期作息
饮食遵循“低盐、高蛋白、高钙”原则。每日食盐≤5g,避免腌制食品;优质蛋白(鸡蛋、牛奶、鱼类)每日1.5~2gkg体重;钙摄入≥1000mg日,可通过食物或钙剂补充,助力稳定血压。
休息与运动需合理平衡。孕妇应保证每日8~10小时睡眠,左侧卧位为佳,可减轻子宫对下腔静脉的压迫,改善胎盘血液循环。适当进行低强度运动,如散步、孕妇瑜伽,每周3~5次,每次20~30分钟,避免剧烈运动和长时间站立,预防下肢水肿。
展开剩余54%三、用药护理:严格遵医嘱避风险
所有药物需医生指导使用,常用降压药(拉贝洛尔、硝苯地平)按时按量服用,不可自行调整剂量或停药。用药期间观察不良反应,如拉贝洛尔致头晕、硝苯地平致面部潮红,不适及时告知医生。
对于需要使用硫酸镁预防子痫的孕妇,需密切监测血镁浓度,观察呼吸、尿量及膝反射情况。若出现呼吸抑制(呼吸<16次分)、尿量减少(24小时尿量<600ml)或膝反射消失,提示镁离子中毒,需立即停药并静脉注射钙剂解毒。
四、心理疏导:缓解焦虑稳心态
妊娠期高血压孕妇易因担心自身及胎儿健康产生焦虑、紧张情绪,而不良情绪可能导致血压波动。家属应多给予关心与陪伴,倾听孕妇的心理需求,帮助其缓解心理压力。孕妇可通过听轻音乐、阅读孕期相关书籍、与其他孕妇交流等方式转移注意力,放松心情。
五、分娩前后护理:保障母婴安全
分娩前,医生会根据孕妇的血压情况、胎儿发育状况及孕周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分娩时机与方式。孕妇需密切配合医生进行产前检查,做好分娩准备。
分娩后,孕妇仍需加强血压监测,部分患者产后血压可能持续升高,需继续遵医嘱用药控制血压。同时,注意观察产后出血情况,保持外阴清洁,预防感染。产后饮食需营养均衡,逐步增加活动量,促进身体恢复。
妊娠期高血压护理需孕妇、家属与医护人员共同努力,通过精准监测、科学管理、规范用药、心理疏导和分娩前后细致的护理,最大程度降低风险,保障母婴健康。
发布于:河南省配资门户网址,股票在线开户正规平台,东莞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